在智能工厂建设的过程中,企业需充分利用自身资源禀赋,包括人力、物力、财力、技术等,同时布局要结合企业的产品特点、生产流程和市场需求,进行精确规划。通过优化生产线、仓储物流等环节,减少浪费,降低成本,提高响应速度。此外,还要充分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生产数据的实时采集、分析和应用,为决策提供有力支持。本届标杆智能工厂百强的最佳实践分布于10类典型应用场景,共涉及典型实例554个,其中企业重点关注的业务分别是生产作业(138个)、质量管理(76个)、仓储物流与配送(64个)、设备管理(53个)、计划与调度(35个)、能源管理(32个)等。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数字化,提高生产线的柔性以及实现设备间的互联互通几乎覆盖了所有入榜企业的建设场景中。
重视人才培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智能化技术团队,是实现工厂智能制造目标的关键因素。智能工厂的建设涉及到多种复杂系统的集成应用,包括规划、选型、实施、运维等,需要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和实践经验的人才才能够胜任相关工作。与此同时,智能制造技术发展迅猛,也需要企业人员紧跟时代的步伐,持续学习,更新知识,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拓展市场空间,助力企业智能化发展。本届标杆智能工厂中有73家成立了专门的智能制造部门(一级部门)推进智能工厂建设,其中拥有100人以上直接从事智能制造相关工作人员的企业数达到38家,甚至很多企业倡导的是全员参与智能工厂建设。此外,在智能制造组织的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很多标杆企业都探索出了一条适合企业特点,满足企业建设需要的卓越之道。